[反東北政治廣告]
打腫臉充胖子的政府:
"政府官員的一言一行一向是主流媒體的焦點,如果只是單純的分析政策之利與思路,又何需佔用主流媒體的黃金時間去主動出擊、大肆宣傳?"
打腫臉充胖子的政府 [反東北政府廣告行動] (請廣傳)
最近,愈來愈多政府廣告出現在電視上,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肯定這種做法,甚至說政府不能只是捱打!
初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,但仔細一想就可以看見鬼異之處。常理而言政府的政策應是從市民出發、有益社會,但為何新政府施政總是四處碰壁?邵善波先生把矛頭直指政黨及政客,認為他們每日都在利用傳媒及網絡鼓動民意。事實真是如此?假使政府所行之事完全貼合民情,為何陰謀的反對派總是可以鼓動民意?他們真的有通天之能,可以在政府眼皮底下翻手為雲、覆手為雨?這不單只是侮辱廣大市民的智慧,更是把新上任政府一連串倒行逆私的行為合理化!
需知道政府也不是神仙,政策也是理應有所不足的,這實屬人之常情,但是政府面對民間、政黨或政客的質疑的時候,不單只不思考政策的缺失,反而只是把問題通通歸咎於市民被有心人所蒙蔽,這就是聆聽市民聲音的做法?這種不思進取、莫視群眾甚至是高高在上的心態,真是做實事的應有心態?
「如果政府仍繼續保持中立,社會豈不是只會聽到批評嘅聲音?」邵善波先生如是說。對此,我們要問一句,支持的意義何在?是否社會上有一個聲音說支持,某一個政策就應當「去馬」? 是否只要有人支持這個政策就代表政策無瑕?
這種論調是十分危險,皆因政府制定政策未必可以完全地平衡各方利益,這個時候政府還自行製造支持的聲音,不單只是帶頭做假,更會掩沒了反對的聲音,失去了修改錯誤的機會。唐太宗有云:「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」縱使唐太宗有時恨不得殺了魏徵這個反對派,但唐太宗清晰地認知道反對聲音的難能可貴。時代變遷,當我們提出反對意見而不用擔心項上人頭時,我們居然用「王道正論」來掩沒反對聲音,這豈不是時代的倒退?
政府官員的一言一行一向是主流媒體的焦點,如果只是單純的分析政策之利與思路,又何需佔用主流媒體的黃金時間去主動出擊、大肆宣傳?單以全民退保一事來看,政府官員被多次採訪,但這些機會用來做什麼呢?官員就只會說政策應盡快推行不然就會來不及派錢,這到底是誰在侮辱誰的智慧?只有政府對自己推行的政策心虛,不敢面對群眾,才會製造民意來「撐場」!
阿聰@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
--
我們現發起一人一信行動,請大家立即click入本組自動轉寄網頁填寫投訴信!
http://antiforcedintergration.wordpress.com/complaint/
凝聚力量 請加入反新界東北專頁: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defendntnorth